在桓範的催促下,曹爽終於第一次檢閱三軍,說實話,作為大將軍幾年以來,這還是首次出現在校場,之前他一直以為隻是掛職,嬌妻美妾和錦衣玉食才是日常,打仗?閑得!
曹魏的將士們一個個都執劍披甲,數萬人的隊伍黑壓壓的,高喊著:“剿滅東吳鼠輩,保我大魏江山。”,曹爽見到這樣裝備精良,士氣高漲的兵士,心裏放心大半。
孫權自從跟陸遜商議以後,也做了相應的安排,確保此次進軍能夠震懾曹叡小兒,攻取不攻取洛陽,起碼要敲山震虎,啃下來一塊兒土地。
出兵之前,陸遜總覺得還不穩妥,之前答應孫權北伐,也是迫於形勢,一旦動了刀兵,就不是朝夕之間可以完結的事情,務必要一戰定輸贏,不然自己就成了替罪羊,背鍋俠。
於是,陸遜隻好再次求見孫權,表示如果隻是東吳北伐曹魏,雖然勝算很大,但是獨木不成林,想要增加勝算,減少損失,最好拉上蜀漢一起,這樣是萬全之策。
孫權納悶道:“伯言,依我們東吳的兵力和實力已經足以吊打曹爽小兒,為何還要再找一個人來分一杯羹?何況蜀漢靠得住嗎?劉禪是酒色之徒,胸無大誌。”
陸遜搖頭解釋道:“主公,蜀漢雖然劉禪是一個昏庸之君,但是畢竟有劉備留下來的雄厚家底,還沒有揮霍,何況還有龐統活著,凡事能夠左右蜀主意見。”
孫權點點頭:“伯言所言有理,有道是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如果蜀漢也能出人出力出錢,那麽曹魏大敗就近在眼前。孤這就安排”
東吳兵分三路,開始北伐曹魏,同時給蜀漢送去了書信,邀請蜀漢一起出兵夾擊,如果蜀漢出兵有困難,可以提供軍需糧草,東吳代勞。
後主劉禪接到了東吳的書信之後,展開看了看,自己不能拿主意,於是召開了軍前會議,文武百官都濟濟一堂,然後商量怎麽答複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