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不斷地重複著桓範的話,然後心裏忐忑地進攻麵聖去,在他心裏麵,這是有史以來首次考驗,原本以為戰爭離自己很遠,現在說話間就到眼前了,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真是越怕什麽越來什麽。
宮殿上,曹叡一臉焦急地伏在案上。曹爽上前跪拜:“陛下召我何事?”,曹叡道:“大將軍來得正好,邊關告急,孫權欲北伐來攻取我洛陽,情勢危急,朕才召大將軍來商議對策,不知大將軍可有禦敵良策?”
曹爽道:“陛下,我曹魏跟東吳原本可以劃江而治,兩相安好,動輒就刀兵相加,對我們兩國的百姓都是災難,如果能議和是最好的了。”
曹叡抬起頭,看著曹爽道:“孫權向來是最無信義之人,條約是靠不住的,跟他議和也就是緩兵之計,東吳對我們的野心可是從孫堅時代就有了。
你可知道,當時十八路諸侯共同兵發洛陽的時候,袁紹作為盟主帶頭討伐董卓老賊,雖然袁氏兄弟也有問鼎天子之位的想法,但是也不敢輕易表露,
我太祖魏武帝曹操則一心匡扶漢室,屢敗屢戰,隻有孫堅老兒,從洛陽的建章宮枯井裏麵打撈出一個宮女,懷裏麵正是傳國玉璽,
他就據為己有,告假離開,想要回到東吳做皇帝去,也是天命不在他,結果半路上被劉表的手下黃祖給射殺了,
後來兒子孫策也幾番要跟袁紹結盟,想要夾擊我魏武帝,官渡之戰後袁紹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孫策才擱置了襲取許都的險惡計劃,
後來許貢上書要魏武帝防止孫策割據江東,結果又被孫策砍了,還好許貢的門客誓死要替主人報仇,用毒箭讓孫策最終一命嗚呼,
孫權接手之後,又極度三番地抗拒曹魏平定江南,逆曆史潮流而動,現在好容易自己熬出來了,怎麽會不膨脹?安肯跟我們真心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