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弑君之後,眾官員剛剛處理完曹髦的國葬,就轉頭立馬聯名上書,推舉司馬昭稱帝登基,司馬昭很樂意享受這種眾人環繞,一言九鼎的感覺,
一想到當初父親司馬懿小心謹慎事曹,司馬昭就覺得終於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以往的忍辱負重都隨風而散了,
曹魏真是天命不在它,不然怎麽從曹操以後,曹丕短命,曹叡,曹芳都沒做多久天子,以至於一代不如一代。
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司馬昭召開了群臣會議,商討另立新君,眾官員卻紛紛舉薦司馬昭稱帝登基,
“晉公為國鞠躬盡瘁,掃平四方威脅,曹魏氣數已盡,為了天下百姓黎民,還請晉公早日接受群臣進賀,登基稱帝。”
司馬昭擺擺手道:“諸位雖然說的話不無道理,但是我司馬氏一家從來都是把天下放在第一位,沒有為自己謀過私利,
論功高蓋主,我們一家確實比較顯眼,以至於招來了很多非議和怨恨,幾次三番想要我們的命,但是我司馬昭心裏從來都是大人不記小人過,
我知道曹魏不僅僅是你們的,也是我的,是我們大家的,也是北方百姓的,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不會稱帝做天子的,你們也不要再規勸了。”
賈充站出來打圓場道:“晉公如今威望是無人能及,如果晉公不登基,那麽有誰來做這個皇帝呢?國不可一日無君,天子之位不能長久空著。
司馬昭道:“我已經有了人選,曹奐是曹魏的血脈一支,如今可以立為皇帝,諸位和我一起輔佐,讓我們曹魏早日安定下來,防止東吳和蜀漢的挑釁。”
司馬昭這話已經定調了,諸位官員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好一個勁兒的誇讚司馬昭高風亮節,於是曹奐在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就被司馬昭欽定了,做了曹魏的天子。
孫權跟諸葛恪談話之後,又找來了丁奉,問他對於出師北伐的意見和補充。丁奉此時已經是東吳的老臣了,在孫權眼裏也是老成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