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魏小郎君

第二十三章 龍胤月的算計

龍胤月仔細咀嚼楊淩話裏的意思。

他想到了在皇宮讀書的時候,因為背不過《儒經》被老師打手心。

真打!

大儒教學可不會管你是不是皇子。

那些儒生、大儒們還時不時為了注釋《儒經》而爭吵呢,聖人說這句話到底有什麽深意。

你指望一個幾歲的孩子懂得《儒經》是什麽意思?

可偏偏苦澀難懂、記載聖人妙手偶得之語錄的《儒經》是大魏學童的啟蒙書。

再看看《三字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哪怕是學童,稍微點播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再加上楊淩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讓龍胤月愈加的激動、興奮。

我的計劃要改變了!

單單把《三字經》獻給魏皇已經不行了,本王要親自進京。

龍胤月壓下心中的激動,又問道:“先生為何教孩子們算經呢?科舉的時候可不會考算經。”

楊淩歎了一口氣,“王爺,黑風寨這些學童有幾個能考上府學?我自然不會對他們這麽說,可我心中清楚,不會超過一手之數。

我希望他們學的是生存技能,比如算經。黑風寨以燒陶器為生,去城中賣陶器不懂算經被人坑了怎麽辦?”

龍胤月聰慧過人,略一思索就恍然大悟。

算經其實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商戶,必須精通算經。

可事實上,大魏精通算經的人少之又少,比讀書人還要少。

學好了算經,即便考不中府學也能當賬房先生,那也是一份高薪工作。

民以食為天,對黑風寨這些孩子來說,能當賬房先生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想到這裏,龍胤月起身整理衣衫朝楊淩行禮,“先生高 瞻遠矚,小王佩服!”

他自己都沒有發現,稱呼已經從“楊先生”變成了“先生”。

自稱也從“本王”辦成了“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