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再立太子之事,特地下旨,要在三月之後,舉行封王大典,定下大夏朝的儲君。
這消息在京城都沒傳開多久,按理說,遠在邊關的六皇子不應該這麽早聽到風聲,返回京城。
吳王趙隸來得這麽早很顯然是他在京城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而且早早的就為此做足了功課。
既然如此,趙隸應該對京城的情況了如指掌,他怎麽會連趙康都不知道?還派人上來,囂張跋扈的驅趕趙康的侍衛。
李元芳細細一想,越琢磨越是覺察到其中的不對。
趙隸這麽做隻有一個解釋,他完全就是故意的,想給趙康一個下馬威!
掂量清楚其中的邏輯,李元芳正要提醒趙康小心。
李元芳還沒來得及開口,趙康已經一臉冷笑的努了努下巴,叫他上去回應對方。
看著李元芳上去,趙康臉上的笑容更加變得玩味起來。
老六常年都在邊關帶軍,抵抗吐蕃,趙康對他的了解並不多。
兩人這還沒見麵呢,趙隸就直接給趙康玩下馬威,趙康了然的同時,也想用李元芳去探一探對方的底細。
他倒要看看,這個老六到底有幾斤幾兩,敢在他麵前這麽囂張跋扈!
得令的李元芳不敢怠慢,一臉謹慎的策馬,直到了李作臣麵前。
“我乃殿下的貼身侍衛長,李將軍這般,你是想驅逐我家殿下不成!”
李元芳給對方亮明身份的同時,還特地的講清楚,趙康就在後麵。
當街驅逐殿下的隊伍,李作臣此時的所作所為,已經足夠趙康給他扣個大不敬的帽子了。
李元芳這麽說,實際上已經給足了對方的麵子,暗示他們要知難而退。
趙康堂堂殿下的隊伍,豈能是李作臣一個小小的車騎將軍可以隨意驅逐的?
李元芳這麽提醒暗示,李作臣居然絲毫不為所動,反而是當街對著李元芳冷笑起來:“嗬嗬,原來是殿下的人,失禮失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