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嘯接待吐蕃使臣?
乾德帝不解:這張東陽在想什麽?
而永安王聽出了其中的狠毒用心。
吐蕃的內亂問題可大可小,但如果不小心走錯一步,都能被上升到軍國大事上。
有的事情不上稱本來沒四兩重,上了稱那可就一千斤都打不住了!
李嘯從來沒有接待外國使臣的經驗,萬一出了岔子,那張東陽不就能借此機會發難了嗎?到時候新賬舊賬一起算,李嘯有十條命也不夠死的!
擺明是陷阱!
想到蕭淩薇,永安王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不可。忠義侯他還年輕呢,像這樣的外交大事,還是交給更有經驗的人去做吧。”
乾德帝也覺得張東陽舉薦李嘯這事有蹊蹺,點點頭:
“嗯……有點道理啊。”
而張東陽自然也把他們的反對算進去了,笑道:
“陛下,王爺,臣不是亂說的。讓李嘯去是有原因的,而且此事還非他不可!”
“吐蕃內亂以後,自然是要打仗的,我們不跟他打,他們自己也要打。齊國和楚國更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必然會有大量的難民誕生,如何安置?又如何確保他們流落到夏國境內後不作亂呢?”
“忠義侯最近治理京城饑民有成效,這件事交給他去做最為合適!在接待使臣的時候,順便把賑.災的事情也辦了。到時候不管是王子還是新王的使臣看到忠義侯如此能幹,也能知道我大夏是不忍生靈塗炭,道義上我們就占了優勢,不管出兵還是不出兵都可!”
滿朝的文臣武將聽後,都紛紛點頭,覺得此計甚妙。
連乾德帝都有點動心了。
確實,在賑.災上沒有誰比李嘯更加專業。
大夏的西部防務一直比較空虛,就是因為土地貧瘠,人口稀少。若是能吸引更多流民和難民住下,那也是善莫大焉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