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馬車,楊曠下令繼續前進,在莫邪上車前先屏退了一眾人,避免流出自己攜女伴歸京的消息。
“你覺得那人什麽情況?”楊曠詢問著莫邪。
莫邪通常對他的問題有些敏感,大概是從來沒答對過,有了心理陰影罷了,好歹不能無視他,於是回到:“我覺得那人說地是真話,不像是撒謊。”
“我是問那人是誰派來找我地?”
果然每答對,莫邪氣鼓鼓的搖了搖頭。
“一點頭緒都沒有?”
回應地一連串地搖頭。
楊曠深呼吸了一口長氣,道:“有人想借我之手培養他地人,估計是認為我很缺朝中的勢力,缺了便會需要,需要就會去全力栽培,於是他送來一個能人,他知道憑我的能力想將一個人推上高位不難,還是能推到他力不能及的位置。此人之手段,恐怕不俗。”
“那你為何還要答允那人?”
“因為我確實需要,更應該說是渴求。野火是暗地勢力,見不得光的,我無法在軍中使用的得心應手。而此次北境之戰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將才的重要性。龔起遲早是要卷土重來的,到時候掃清一切掣肘的他將會更難對付,如果不找一個能與之抗衡的人,北唐毫無疑問會盡收北境。”分析出前景的楊曠縝密的令人害怕,句句剖析的入木三分,一麵忌憚著日後的戰事,一麵感歎乞丐的幕後主使手段之高明。
高明之處有二。清楚的了解他眼下缺失的力量,及時的送來能人,不僅能助他一臂之力,也能順便借他之手培養自己的勢力,一舉兩得,此為一;其二,算準了他的警惕防範,在合適的時間送來了合適的人,給他開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兩步看似簡單易懂,實際上推算起來十分不易,更令人頭疼的是楊曠對此毫無頭緒,查遍了腦海所有人的記憶也翻不出跟這有一點點關係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