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凡同急忙答應,“微臣一定不負皇命,為皇上分憂。”
古代向來有這麽個規矩,文臣獻策,武將出力。
緊接著,又有一位文臣拱手站了出來。
“皇上,微臣有本啟奏,遠方傳來號角,西北戎狄大軍大肆闖入邊關,搶劫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求皇上派兵鎮壓。”
嵐朝平定幾十年間,由於推翻前朝耗費大量財力物力,所以嵐朝近些年來經濟不曾發展起來。
再加上西北戎狄野心勃勃,光是賠款就令嵐朝吃不消。
五年前,西被戎狄殺進嵐朝,占據大半山河。
文宣帝無法,隻好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賠款以求和平,如今合約未到,戎狄竟然又再次發難。
再次聽到戎狄來犯的消息,文宣帝拍案而起,“西北戎狄欺人甚,非人哉,哪位愛卿願意前往鎮壓?”
話畢。
台下幾十名武將如同商量好了一般,皆是低下頭不言語。
戎狄號稱戰鬥民族,不僅精通兵法,而且驍勇善戰,誰去誰死。
見沒人敢接,宰府蔡京探頭站了出來。
“皇上,嵐朝根基不穩,若冒然迎戰,恐怕會影響我嵐朝蓬勃發展的趨勢,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依微臣所見,嵐朝相比於戎狄地勢優沃,百姓富饒,不如像往年一樣,納歲貢,送良駒寶馬以平息戰爭。”
江潮不禁一愣。
納歲貢,送良駒寶馬,那不就是亡國奴嗎?
說白了,他不就是想撈油水嗎?
不過,這話他不敢說,得罪一個歐陽拜都夠頭疼的了,再得罪蔡京,恐怕會惹火燒身。
但就在這時,文宣帝卻不經意間瞥了眼江潮。
“大國師,不如你推算一番,此戰是勝是敗,朕也好依卦下令。”
江潮記得昨晚文宣帝說過,今天早朝要好好表現,不然就千刀萬剮。
一麵是權勢滔天的當朝宰府,一麵又是能把他千刀萬剮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