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山白天的時候在北城看中了一座宅院。
房主是個糧商,去年清河縣鬧饑荒大賺一筆,但也落了個不仁的名聲。
宅子被人縱火燒了一個小院,糧商驚懼之下舉家遷往青州,房子一直空著,委托清河縣的牙行幫忙出售。
牙行就是古代的經紀人,中介,跑腿的人一般叫牙郎。
這個行當賺的是傭金,因此一大早名叫張小五的牙郎就候在喬山家門外,怕別的牙郎把這樁生意撬了去。
北城地勢低窪,排水設施不暢,最怕陰天下雨。
在古代算是地理位置不好,行價四百貫左右的宅子,北城最多隻能賣出三百貫。
而喬山尋了一天找到的這個宅院,在牙行標價才二百貫,十分符合李茂的要求。
宅院不臨街,但丈許寬的道路一直通到大門口,算得上交通便利。
張小五嘴皮子利索,頗有後世售樓員的風範,把宅院從風水誇到建築質量。
總之就一個意思,買了絕對不會吃虧上當。
李茂看著眼前的宅院,眉頭微微皺起來。
他知道北城的地勢低,剛才走的是下坡道,麵前占地不小的宅院最高處和坡道平齊,這叫風水好?
早上九點能見到太陽就不錯了,張小五瞪眼說瞎話啊!
唯一的賣點是大,三進的宅子,大小房間加起來十多個,天井極其寬闊,回廊在此貫通。
正房後麵還有一個小園林,可能是地太澇,栽種的樹木在秋冬時節看起來半死不活。
李茂裏外看了一遍,隻能說一分錢一分貨,直接把底價劃到一百八十貫。
張小五如果能談下來,他允諾額外給張小五三貫好處費。
張小五激動的滿心歡喜,這宅子說是房主寄賣在牙行,實際上已經被牙行掌櫃的買了下來,作價一百五十貫。
他在中間動動嘴皮子就是幾十貫的利潤,還能把砸在牙行手裏的宅子賣掉,掌櫃的一高興沒準還能賞他幾貫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