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幫忙辦喪事的村民都各自散了,他們沒想到喪事辦得如此快捷,甚至都沒過夜就入土了。不過倒也好理解,因為孩子畢竟沒有成年,在風俗習慣上,這種夭折的孩子是不會大辦喪事的,不然孩子的魂魄承受不起,反而給他在陰曹地府增加負擔。
其他人都走了,除了牛員外的管事,他要跟牛老太夫妻倆商量老先生踢死孩子的事該怎麽了結。
很顯然,牛員外的管家是得到了牛員外的授意來跟牛老太夫妻商議這件事的。因為老先生是牛員外請的,他惹了麻煩,牛員外不能坐視不理,但是也不願意直截了當將他送衙門法辦。
管家先寬慰了幾句節哀順變之類的話,然後直奔正題。
他斟字酌句道:“我們老爺很同情二老的遭遇,不過人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複生,若是因為這個將老先生送到衙門治罪,那咱們村可就沒有人教這幫孩子讀書了。兩位也知道,咱們村又偏僻又窮,先生都不願意來。這老先生還是員外央求了好久,才勉強答應來咱們村教書的,拿到的薪酬也很低。因此,老太爺的意思,希望你們二老能夠看在這幫可憐的孩子的份上,將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牛老太一聽這話,頓時把眼瞪起來:“老爺不是安排人到衙門去報官去了嗎?難道騙人的?根本就沒派人去嗎?”
“倒也不是這樣,去是去了,不過老爺臨時想跟兩位商量。如果兩位能夠高抬貴手,放這老先生一馬,那咱們再商量後麵該怎麽做。這件事若能私下化解,對大家都有好處。沒必要搞得大家都沒好處。”
牛老太哭著說:“我不管,我隻要替我孫兒報仇,一定要讓那老賊給我們孫兒抵命。”
管事的說:“你的心情我理解,不過我們老爺也是村裏的裏正,其實老先生並不是故意要害你孫子。都了解清楚了,是因為你們家牛牛當時不聽老先生管教,還把兩本書給撕了,老先生愛書如命,覺得牛牛此舉是對聖賢的大不敬,這才踢了他一腳。沒想到重了些,把他給踢死了。這種事要是鬧到衙門去,畢竟是死了人,衙門固然會治老先生的罪,但是要想讓老先生替你們孫兒抵命根本不可能,畢竟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