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長孫無忌一想到孔夫子說的那句“有教育類”,就覺得十分尷尬。
他恨不得回到過去,讓孔夫子別亂說這種話。
讓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命令董仲舒將這句話從儒家經典中隱去。
並告訴從漢至唐以來,每一個時代的士族門閥成員,這“有教育類”到底埋了多大的雷。
勸大家要辯證看待儒家思想…
沒辦法!
孔夫子當初說這話的時候,華夏文明還在用竹簡記事,用刀刻文。
高昂的書籍成本,也讓學習成為一件成本極高的事情。
因此這麽多年來,統治者們並沒有在意儒家意識形態中,崇尚教育的內容。
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毛筆,宣紙,乃至於李恪最近推出的機械印刷機,都大大降低了知識傳播的成本。
於是,麵對知識傳播給自己地位帶來的動搖。
這些信奉儒家思想的士族文官發現,自己的處境似乎十分尷尬…
所有人都知道李恪推行的辦學金有多危險。
但所有人也都不敢說清楚這辦學金到底危險在哪裏。
無奈,房玄齡隻能說道:
“其實孔夫子說有教無類,並沒有錯。”
“而李恪殿下推行辦學金的初衷,也是好的。”
“隻是他的做法,有一點問題。”
聽到這話,在場的官員眼眸微亮。
有官員問道:
“房相,殿下辦學金的方法,有什麽問題啊?下官愚鈍,還請房相明說。”
在場官員當然知道李恪推行辦學金的方法有問題——因為李恪推行辦學金的方法必須有問題。
但李恪推行辦學金的方法到底哪有問題了,在場眾人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眾人盯著房玄齡,期待他給出一個答案。
隻聽房玄齡笑道:
“你們不覺得,推行教育這種大事,交給那些滿身銅臭味的商賈,是一件非常離譜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