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讓你監國,你改朝換代?

第四十一章,通脹壓力

最終這場朝堂論戰以李恪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士族文官們在李恪的威逼下,甚至放棄了往這三座城市派遣官員的想法。

同意李恪在這三座城市不搞科舉製,也不搞九品中正製,而是恢複漢朝的察舉製度,由當地有名望的人推舉官員管理城市。

顯然,這種製度在李恪的操作下,勢必會演變成一種選舉製度。

由城市的工商業代表選舉出他們的市長,形成一種類似自由城市的狀態。

……

時間一點點過去,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大運河和黃河上的浮冰也漸漸化開。

在長安和洛陽兩座城市附近的農村地區,一些農戶已經開始養殖白羽雞,並將白羽雞下的雞仔販賣給下鄉收購的商人。

這一雞種,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向四麵八方擴散開來。

而改稻為桑和蚯蚓養殖這兩項工程,因為不像白羽雞一樣,收物種的數量限製影響,擴展的更快。

錢莊貸款所到之處,幾乎每一個農村,都辦起了相關產業。

不過比起這些農業改革,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江南地區的占城稻推廣工作。

在上億的占城稻貸款加持下,商人以極高的效率,在一個個重點農村,種起了稻種田。

無數稻田裏,占城稻的青秧已然破土而出,彰顯著生機。

蜀王府,李恪的書房內。

看著被自己召來的錢忠,李恪問道:

“我讓你去調查江南的糧食價格,現在信息傳回來了嗎?”

聽到李恪的問詢,錢忠顯然早有準備。

他對李恪報告道:

“回稟王爺,屬下已經調查過了。”

“江南如今正處於剛剛播種的階段,糧價雖然比秋收時要高不少,但屬下對比過往年的數據,發現今年的糧食價格要比往年便宜兩成左右。”

“這都是托殿下您的鴻福啊!”

錢忠之所以這麽說,不是在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