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讓你監國,你改朝換代?

第二十四章,釜底抽薪

聽到直導這麽說,田貴臉上露出了一抹困惑的表情。

他想了想,對直導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還請直掌櫃多多指教。”

話已至此,直導也不做過多彎彎繞繞的話術。

當即便問了田貴一個問題。

“田掌櫃可知士族與寒門之區別否?”

聽到直導這麽問自己,田貴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自然知曉。”

“這士族,自漢代以來,便是天下之中流砥柱,哪怕是陛下,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

“其掌握大量田畝,人丁,平日裏可繳納賦稅,戰時亦可提供士卒,雖無法與隴西勳貴相提並論,但也是能夠左右天下戰局的一股力量。”

“至於寒門……士族之附庸耳。”

士族之附庸耳。

田貴之前用了大量話語描述士族的強大。

但到了寒門,卻隻用了六個字概括。

但他這六個字,卻很好地概括了寒門的處境和地位。

事實上,和很多人認知當中的寒門不一樣。

在曆史之中,與士族相對應的寒門,其實並不是指底層百姓。

它真正所指的,其實是那些雖不需要終日勞作,受人剝削,能夠供養家中子弟讀書,但卻也沒富裕到能夠供他們入朝為官的小地主階級。

並且在唐代,由於士族的強勢地位,絕大多數寒門其實都是依附於士族之下的存在。

他們之中,僅有少數人能夠成為獨立的寒門。

也正因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製雖然反動,但它其實並不是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等級製度。

人家是先有了民間的士族寒門等級之別,才有的九品中正之製!

聽到田貴簡單卻準確地概括了士族和寒門的關係,直導又笑著問道:

“既然如此,那田掌櫃覺得,你如果要賣稻種,應該找士族還是寒門?”

直導沒有問田貴要不要找底層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