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讓你監國,你改朝換代?

第二十章,商人的反應

隨著李恪準備在巴蜀和杭州分別建立錢莊,以及對推廣占城稻的商人提供低息貸款的消息幾天之內分別在長安,洛陽傳開。

兩地商界瞬間轟動!

洛陽,悅來客棧二樓的包廂內,米商田貴和朋友們在探討著李恪的新政。

劉貴說道:

“好家夥!殿下這也太大手筆吧!整整三千萬兩銀子,全部投到推廣占城稻的生意上麵。”

“這要是全賠了,那大夥存在錢莊裏的錢豈不是要血本無歸?”

“哥幾個要不把錢先從錢莊拿出來,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聽到這話,他的朋友,布匹商人羅星卻說道:

“大可不必,你又不是不知道殿下的房貸標準有多嚴格,血本無歸是不可能的,頂多維持一個不賺不賠的結局而已。”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

“沒錯,殿下的信譽,在最近幾個月裏,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說殿下血本無歸就有點誇張了。”

“你最近看朝廷對外開戰,糧食價格走高,準備去錢莊貸款,低買高賣,錢莊不說,這樣做有可能讓朝廷把你當成囤積居奇的奸商典型殺頭,不給你批貸款?錢莊的貸款,可不是這麽好拿的。”

“就算拿了錢莊的貸款,也沒那麽簡單。”

“我家親戚在長安做生意,就花了大功夫,在錢莊貸到了錢。”

“你猜怎麽著?人錢莊三天兩頭來你這查看生意情況,你都沒有一點亂來的空間!”

在錢莊放貸的過程中,由於李恪依靠著強化對壞賬率的責任審查,將錢莊的放貸標準拉到了一個相當嚴苛的地步。

加上錢莊草創,錢莊人員也還沒發生腐敗現象。

所以像後世那種私底下給銀行經理搞好關係,讓他們降低放貸門檻的操作,在李恪的錢莊這根本行不通。

終其原因,就在於李恪自己也要通過銀行業收納的錢進行投資,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錢借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