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讓你監國,你改朝換代?

第十八章,李恪真小人也!

一個月後,前線捷報傳來。

根據前線來報,雖然如今皇帝禦駕親征的大軍還在路上。

但作為先鋒官的李靖,已經率領一萬先頭部隊,與吐穀渾大軍交鋒,並取得了殲敵六千,自損五百的驕人戰績。

然而由於兵力不足,李靖並沒能擴大戰果,隻能退回涼州城內,與涼州都督李大亮一起進行防守。

而就在前線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長安城裏,士族文官們卻是一臉懵逼。

此時此刻,一群士族文官正聚集在長孫無忌府上。

其中一名官員抱怨道:

“這個蜀王真是不知所謂!都一個月了,他到底想幹什麽?”

“老夫前些日子,為了避免被這小子坑了,花了十多天時間,仔細研讀了他那狗屁不通,不知所雲的變法細則,他就這樣變法的?”

這位官員說李恪的變法細則狗屁不通,不知所雲,倒不是因為立場相悖而進行的抹黑。

主要是李恪的變法細則確實存在大量不知所謂的廢話,繞來繞去,仿佛和尚念經。

許多官員嚐試研讀李恪的變法細則,每每讀了十幾頁,就已經頭暈目眩,昏昏欲睡。

這位官員能夠把一千七百多頁的細則全部研究透徹。

可想而知,這位官員究竟付出了多大代價。

“我都懷疑,這李恪就是來浪費我時間的!”

另一名雙眼通紅,布滿血絲,顯然也是研讀完了李恪變法細則的官員憤恨道:

“我實在沒想到,他這變法細則竟隻是一個吸引我們注意力的幌子。”

“這家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在場的許多官員其實都沒讀過李恪的變法細則——主要讀不下去。

因此,他們隻能依靠幾個讀過這玩意的官員向他們講解變法細則的內容。

聽到這話,其他官員不禁問道:

“蜀王李恪如今的所作所為,難不成和變法細則無關?那我們是不是能以此為借口,逼他結束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