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道。
烤羊背子的香味彌漫著整個帳篷,可汗、葉護、特勤、設、俟斤、俟利發、吐屯卻食不知味。
十五萬人馬出征,到現在沒正麵遭遇一場,卻折損了五萬人,士氣低落在所難免。
剛剛收到的消息,鬱射設、蔭奈部、思結部的近四萬人馬,被金河軍攔截,戰死萬餘,其他人請降。
雖說這三部的實力很雞肋,好歹能湊個人數,就是四萬人齊放屁,也是好大的風啊!
嚼著羊肉,吐苾眼裏閃過一絲陰翳。
枉本汗如此倚重,你斯摩的三萬精銳,居然連大明大亮駐紮在眼皮下的金河軍都看不住!
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不重要了。
熬過這一關,該算的賬統統算一遍,有些部落沒必要存在了,有些人同樣沒必要存在。
“報!大康通漠軍推到五裏外,炮車、弓弩齊具,正派人叫陣!”
這個炮,不是指後來的火炮,通假“拋”字,也可稱砲車、投石機、拋石機。
這東西,北胡也不是不會造,但工藝相對落後一些,射程不夠遠,顯得比較雞肋,一般不會用而已。
北胡的冶煉技藝並不比大康低太多,隻是一般不鑄造步兵用的東西,重點在騎兵的裝備上。
扼製北胡兵甲產量的重要因素,並不是技術與匠人,而是鐵礦的產出。
陰山之北的鐵山,顧名思義,就是產鐵礦的,儲量豐富,但北胡卻沒有那麽多的礦工挖掘來滿足需求,導致時常需要通過大康的奸商,高價買生鐵。
至於說離了大康,他們連鍋都造不了,那卻是在貶低人家了。
別的不說,就他們擄了大康那麽多人口,工匠是肯定有的。
吐苾可汗執意與大康大戰,除了擄掠財富、糧食之外,更是為了抓壯勞力去開礦。
“欲穀設,你去戰一場。”
吐苾沉吟了一陣,開始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