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權臣當國

第二十四章 求策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裴宣機一邊批著文牒,一邊隨口講解祠部司的職司。

祠祀享祭、國忌廟諱是重中之重。

按祭祀對象區分:一祀天神,二祭地隻,三享人鬼,四釋奠先聖先師。

按祭祀時間地點區分,有四時之祀、五方之祀,哪一方有災害,則缺而不祭。

嘿,大康這小脾氣,跟神明都杠上了。

太廟配享各時期功臣,孔子廟配享七十二弟子。

反正,真講究起來,三五天一祭是少不了。

這也是禮部地位的象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嘛。

祭祀中注意忌諱,也是祠部司的職司之一。

當然,隻是安排祭祀流程而已,真正的主祭、初獻、亞獻、終獻,不是皇帝就是宰輔,輪不到小小的祠部司露臉。

就祭祀這活,還與太常寺有部分職司重疊呢。

天文漏刻,這是秘書省太史局的活,未必祠部司還能與人家專業觀測天文的比一比能力?就是讓權給你,你也接不下!

所以,純粹就是個空頭銜而已。

卜筮醫藥,太常寺太卜署與太醫署才真正管事,禮部祠部司不過是有權過問一下,僅此而已。

外行,沒有能力幹涉內行,否則必出災禍。

祠部司最肥的,則是管理方外這一塊。

僧道三年一造籍,度牒這塊就吃得腦滿腸肥。

然而這塊也不是獨享的。

鴻臚寺以天下寺觀三網及京都大德,取其道德高妙為眾所推者補充,薦尚書祠部。

宗正寺崇玄署掌京、都諸觀之名數,道士之帳籍,與其齋醮之事。

大康的權力相互製約,未必有多完善,但絕對有,如果不是人禍,理論上不容易崩盤。

當然,身為祠部司員外郎,切記一點,自己是郎中的佐貳,不要越權。

啥,房艾身上還有襄陽郡公的爵位?

那沒事,除了豆尚書,禮部已經沒人能製約房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