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的話讓人聽不清楚到底是什麽意思。
攝政王主戰,張正路主和,這是所有的大臣都知道的事情。
兩邊本來就各有其意,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太皇太後這些話反倒像是對兩方都不認同了。
“太皇太後,攝政王一直都沒把太多的心思放在朝政上麵,直到先帝去世之後才逐漸的開始關注起了朝政,有很多地方都有些模糊,所以難免建議有些偏頗。”
劉俊聽著張正路似乎是在為自己開脫,但其實是在指著自己自從先帝走了之後,自己才開始關心整個朝堂的事情,說不好有謀逆之心。
不愧是在文官裏麵混了那麽久,當上了頭頭。
要是一般人肯定聽不出來這茶言茶語了。
劉俊依舊是不卑不亢,可是看著太後穩穩地坐在高堂之上,旁邊的小皇帝也是幾次地開張嘴,沒有說話。
“太皇太後,微臣先前確實玩世不恭,不過是因為先帝在世的時候勤政,讓我這個做弟弟的也可以隨意想做什麽做什麽,所以有些自由散漫。”
“當大人對我有此疑慮也是應當,但是先帝在時曾向我說起,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並且臨死之前讓我好好的輔佐皇上,我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我這所有的作為都是為了咱們大華!”
攝政王一直都不是很關心朝政,這事在前朝的時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自從先帝去世之後,攝政王確實對朝政的關心比以往多了很多,也難免會有其他的人說,攝政王有異性,覺著皇帝年齡尚小。
太皇太後的耳朵裏也聽了這些風言風語,否則不會這樣了叫自己了。
劉俊思忖了一下,在大堂上麵大聲說著。
女婿都已經開始輸出了,顧青山這個老丈人,也是當仁不讓,趕緊學著劉俊的樣子,也跪了下去。
“太後,臣為官多年,承蒙太後和先帝的信任,一直帶領著文武百官,每一個情緒都是為了國家著想,絕對沒有任何不軌之心,還望太後明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