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轅犁雖然是唐代發明的一種耕地的農用器具。
但是他整整延續了上千年都沒有過時。
哪怕是現代社會,在機械農耕之前,曲轅犁仍然是耕地的重要工具。
雖然在江楓生活的年代,大麵積耕地已經被大型機械所占領。
但是在一些偏遠農村,曲轅犁仍然是耕地的主要工具。
可想而知,這東西到底有多麽超前。
現在的大秦,農民種地還是在用耒和耜。
耒是專門用來戳空,播種的器具,相當於一個大號的木頭簽子。
而耜是用來翻地,鏟地用的。
後來人們把耒耜這兩個東西綁在一起,就衍生出了,鋤頭,鐵鍬這一類農具。
至於說曲轅犁,就是把這種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
曲轅犁的構造其實很簡單,用做軲轆的方法,用火烤製木棍。
然後曲成曲轅犁主體的形狀就可以做好主體。
但是總重要的犁麵和犁尾卻需要做的足夠薄。
不然在鏟不動地麵,遇到草根也沒辦法起到除草的作用。
以現在大秦的冶煉技術,是沒辦法把鐵器做到這樣的精度的。
但這對於來自未來的江楓簡直是小兒科。
遇事不決拿出手機去查看百度就可以了。
然後在百度上把方法記下來,再傳授給孟家的那群鐵匠。
古代的匠人,是真的有工匠精神,雖然對於老祖宗的傳承有一種愚忠。
但是麵對更加先進的技術的時候,他們是真的在用心學習。
如果你肯交給他們,他們更會用性命去珍惜。
這不,江楓隻是把後世的煉鐵技術交給了他們,他們就把江楓當做祖師爺了。
如果不是江楓極力的阻攔和拒絕,他們以後見到江楓,可能真的要納頭便拜了。
另外一邊,江楓開始起草水車的設計圖。
水車是保證茶業口附近水源充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