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說辭都是孟薑女在江楓那裏學來的。
沒辦法,如果不這麽說,孟父孟母並不會相信這些東西的來曆。
所以隻能反其道而行之,而這個年代人就吃這一套。
說得越離譜,他們可能就越深信不疑。
孟父孟母在得知女兒的師父不在茶業口之後隻能歎了一口氣。
“哎,那等你師父回來了,可以讓他來家中做客。”
突然他好像想起來什麽。
“你剛才說你師父他老人家想要把這些禦寒的衣物賣掉,增補家用?”
孟薑女點頭。
“是啊,師父他一直都想找一個能夠賣出去的銷路,可是隻有他一個人,采摘棉花,製作,所以一年也做不了多少。”
聽到女兒的話之後,孟父孟母對視了一眼。
孟家本來就是商賈,雖然在村子裏麵有些田產,但並不多,隻能維持生活。
真正讓孟家富裕起來的是商賈。
孟薑女點了點頭,然後有些遺憾地說道:“可惜了師父一身的本事。”
孟父連忙說道:“可以讓你師父來家中,我們可以幫助他販賣這些棉衣。”
“如果他需要這些棉花的話,我們也可以幫忙雇傭村民去山裏采摘。”
“到時候他老人家隻需要製作就可以。”
無論是孟薑女還是孟父,都沒有想到他的這些想法,和江楓的想法不謀而合。
孟薑女也有些驚訝。
孟父以為女兒是沒有想明白,所以繼續解釋。
“現在已經是秋收之後了,村民們大部分都閑置在家中。”
“隻要我們放出消息,低價收購棉花,他們就會搶著去給咱們采摘,花不了多少錢的。”
“到時候讓你師父製作出來一部份,我們收取一定的傭金,幫他收買。”
“多數的錢還是歸他的,這樣總比他一個人忙來忙去的好。”
孟父一口氣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