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等多謝公子大恩!”
建安二十一年二月,江陵城郊,一片由簡陋茅屋組成的村落內,數百名剛剛安頓下來的南遷百姓,無論男女老少,全都滿臉誠摯的衝著劉禪這名大漢最為年輕的州牧躬身施禮不已。
在定下集中居住、包產到戶的安置措施之後,有著劉禪的親自監督,荊州各級官吏倒是行動迅速。加之這個時候荒地眾多,沒有多久,一處處安置點便被迅速落實了下去。
雖然這些安置點的田地多為荒地,房屋也隻是簡陋的茅草屋,但對於這些剛剛經曆了顛沛流離的百姓來說,卻是已經足夠了。
“諸位父老鄉折煞小子了,快快請起!”
看著一眾衝自己躬身行禮的百姓,劉禪趕緊越過身旁護衛的趙雲快步上前,親自扶起了領頭的長者。
“老朽活了數十年,從來都隻知道向官府繳納錢糧,卻是從未遇到官府給百姓發放錢糧的……公子不但給草民等分了土地,更是連房屋都建好了,草民等實在無以為報……”
看著眼前這位比自己孫子還小的州牧大人,被劉禪親自扶起的長者頓時感動得涕淚齊流。
“老人家過譽了!諸位父親鄉親不避艱辛前來相投……小子不過是做了些份內之事而已,何言回報!”
雖然這次出城巡視江陵周邊的居民點,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進一步收買民心,但表麵上該有的謙虛還是要有的。
“更何況,這些田地房屋,小子也沒白給。若是沒有諸位父老鄉親的到來,小子又從何處挑選青壯從軍呢,哈哈!”
末了,劉禪卻是以玩笑的語氣,十分坦誠的說出了從百姓中挑選青壯從軍之事。
“公子說笑了!別處都是強行五丁抽一,公子不過才挑選了一萬青壯,而且還是任憑草民們自願……公子如此仁厚,草民等若是還不知足,那可真是良心讓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