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小年紀,便能有如此靈動心思,想出以水流之力替代人畜之力的法門……隻是公子身居高位,為何會對此舂米磨麵之小事如此關注?”
得知劉禪和龐統此次前來所為之事後,在對劉禪的聰明才智感到驚訝的同時,黃承彥卻是對他堂堂一公子,關注的卻是舂米磨麵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疑惑不已。
“老先生,舂米磨麵雖隻小事,然卻事關百姓民生。若是能以此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有更多精力耕種或是做其它事情,豈非一舉多得之好事……”
麵對黃承彥這帶著考校意味的詢問,劉禪絲毫不怯,隨即便從這民生民力方麵侃侃而談起來。
“自黃巾之亂後,征戰不休之下,天下戶口減半、民力凋敝。小子也是想以此機關器械之術節省人力,在減輕百姓負擔的同時,為民力的恢複做點事情!”
末了,劉禪又利用這水力磨坊的事情,順帶著給自己增加了一個體恤民生的光環來。卻是並未提起自己造這水力磨坊的初衷,隻是為了提高將來紙坊的產量之事。
隻不過,他不提,卻不代表旁人不提。
這不,就在劉禪話音剛落之際,一旁的龐統已是開口為其做起了備注起來。
“世伯,公子製此水力磨坊,原是為了增加紙坊的產量,為的便是讓天下士人有更為方便、好用的紙張書寫……”
在龐統這位鳳雛的介紹之下,包括黃月英這位‘工程師’在內,黃家父女很快便得知了劉禪要此水力磨坊的真實原因。
“這麽說,公子已經製出了可以完全全替代簡櫝與絹帛的紙張?”
聽罷龐統的介紹過後,黃家父女頓時忍不住一臉震驚的向劉禪望了過來。
要知道,自從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雖然其紙張也能勉強用於書寫,但因為其易碎的原因,卻是導致了真正的主流書寫栽體,一直到現在都還是笨重的簡櫝與昂貴的絹帛,紙張卻是並未真正大行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