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頓了頓,轉頭對王召道:“寒非先生的提議,你怎麽看?”
“聽他地。”
王召的回答很幹脆,寒非立刻就笑了。
贏政得到了兩個老師地認同,立刻讓太監把王召和寒非的話,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在軍隊中流傳開來。
“我想,兩人應該將這幾個好的治軍之法,都記錄在竹卷上,讓所有的人都能看懂,時刻記在心裏。"
寒非看了一眼王召:“我也是這麽想的。”
“我同意。”
嬴政看著兩人一唱一和,忽然有種自己是第三者地的感覺。
“好,我拭目以待。”
晚上。
競技場。
等眾人走後,寒非對著王召微微一笑:“王相,秦王想讓我們寫一本關於治理國家的書籍,你打算怎寫?”
“我們各出一部,你精通治理國家,而我則精通軍事,等我們完成後將兩者合二為一。”
寒非點頭,這是個好主意。
“王相,我師兄對治理國家的能力還是很有一套的,要不你讓他來幫我?”
“你對李思一心一意,但李思去而不見得把你當自己人啊。”
“王相這話是什麽意思?”寒非一愣。
“小心駛得萬年船。”
王召知道,李思隻是想借寒非的手,算不得什麽師兄。
如果寒非對李思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話,李思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殺死寒非的。
寒非在曆史上,就是因為李思誣陷,而害死了寒非的。
現在,王召絕不會讓這一幕再次發生!
寒非點頭:“嗯。”
一個多月後,寒非和王召的第一本,終於完成了。
贏政聞言,帶著大臣們又去了一趟招賢殿。
全書共分兩冊,共十八章,內容包括了荀子,管仲等戰國至春秋時代的治國之道和謀略。
贏政一眼掃過,就喜歡上了,連連稱讚。
“這本書籍是真正的精髓,有了這本書籍,我就能時刻警醒自己,保證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