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考了兩次鄉試,全都名落孫山,怎麽再往後便沒有動靜了呢?”
“你這京都城來的公子哥兒,哪裏知道寒門的苦楚?”
“喲嗬,說來聽聽,讓我也知道知道寒門士子是個何生活。”
“哼!跟你說了又有何用?”
“那不提也罷,我想問問你,你對當今治理饑荒的問題有什麽看法?”
“沒事,我們便是閑聊,你說說你自己的想法。”
聽到羅輯這麽說,路星河有些疑惑。
按理說,京都城的有錢人家根本不會擔心這個,怎麽他卻是這般關心。
不過話說回來,居然有人想聽聽他的見解,這倒是可以有。
畢竟在這村莊之中壓抑了許久,沒個人好好聊天,路星河也就把自己所思所想一股腦的全都倒了出來。
“就拿今年為例,表麵是洪澇災害造成,可實際上卻是那些官員的不作為。”
“如果能夠及時開倉放糧,緩解災民的壓力,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更何況,還有那麽多災民流離失所。”
“不過,這些都隻是表麵現象,唯一的弊端便是那糧食的產量不足。”
聽到這裏,羅輯眼前一亮,身邊的沐劍屏也露出驚詫之色。
“細細說來。”
“試想一下,如果糧食產量高,除去交的人頭稅以及各種成分,百姓能夠年年有餘,哪怕是遇到饑荒年份,也絕對不會像今年這般大肆遷徙、跨江越海。”
“流民為了活命,從南邊幾個州一路北上,以為到了京都城會有一席之地,可是他們卻未曾想過,京都城的官員對他們是更加的厭惡,甚至連京都城都不讓他們進。”
“我等無力改變製度,即便是我做了高官,也隻能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幫助他們,盡可能的扛過去。”
“可是,這北梁不是我的北梁,是天子的北梁,以我一人之力,根本無法解決掉全北梁的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