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我,李恪,效仿李二搞政變

第81章海上探險

江山不變,本性不變。

新羅再也按捺不住。

寧國,中書省。

“大家商議,如何對付新羅的挑戰。"李恪平在開戰之前,平靜地說道。

以下是:

李恪原部曲兵,八大校尉,耿思承,聞成鬆,伍弘,賴世宏,屠誌,單天和,裴山。

還有蘇定方,劉仁軌,裴行儉,程務挺,薛仁貴,張儉,都相繼投靠了寧國。

張儉原本是營州的總督,因為反抗魏王進攻寧國,被魏王派到了遼水附近的一座小鎮上。

大唐在營州劃歸寧國之後,李恪便讓營州軍和幽州軍的所有將領和官員全部歸還大唐,這是一種不能完全信任的東西。隻有他親自培養出來的人,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

隻剩下張儉一個人。

張儉也是大唐東北的中流砥柱,營州的中流砥柱。

因此,他不得不走。

"別廢話了,就是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雷良發揮舞著雙拳,憤怒地說道。

"陛下,微臣認為,要戰,就要戰個痛快,讓周圍諸國都明白,寧國不好招惹。”裴行儉少年意氣。

"我同意,借著這個機會,多攻他一些城池!在朝國半島擴展據點。他們的地盤,就是東萊郡,沒有更好的防守。”

蘇定方想了想,沉聲道。

李恪點了點頭:“蘇將軍,你是我的偶像!”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隻要自己的原則還在,其他國家就不能再吵了。

新羅實在是太過分了,也太突然了!我剛剛把你從滅亡的邊緣拉了回來,現在又來找我麻煩。

你以為我寧國這麽有錢?我連高句麗都不是,難道還拿你們新羅沒辦法?

"既然這樣,那就來幾個吧,少了就不好了,新羅還有幾百萬大軍呢。"

"大概要十多萬吧。新羅的軍隊,有三四十萬。

但是,他們要防守高句麗,還要抵擋百濟,所以能夠參戰的人並不多。但他們的軍隊,更容易調動,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