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答應去寧州參加婚禮,但卻沒有別人那麽興奮。
在長安,他將肥胖的身子裝上了一輛馬車,搖搖擺擺地來到了洛陽。
然後將胖乎乎的身子往船上一推,順著大運河,慢條斯理地往幽州而去。
然後將肥胖的身體裝上了一輛馬車,搖搖擺擺地朝著寧州城而去。
李泰和他的手下們在官道上磨磨蹭蹭,李恪的軍隊,在兩千多公裏的地方,來回掃**了無數次。
一些部族首領逃到了契丹和北方的烏羅渾,而烏洛渾則被契丹軍隊牽製住,與寧州大軍作戰。
最後,蘇定方一舉殲滅了烏羅渾這個區區數千大軍。
原本,寧州是由更北方的舍韋鎮守,可室韋大軍一見寧州大軍殺紅了眼,便明智的撤退了。
貞觀元年9月25日,軍隊勝利。
六支軍隊共擒拿了六萬多個家庭,俘虜了五萬五千多名,羊群三百三十萬,牛群四十七萬,馬約三十三萬,駱駝也有三十三萬。
三萬座。
此外,還拯救了超過70,000名的漢族奴隸。這是契丹和古摩西從大唐邊陲擄掠而來的難民。
契丹、禍患、烏洛等地,都是李恪的囊中之物。
從原本的一千八百多公裏,變成了四千五百多公裏!(邊界周邊)
經過這一戰,蘇定方、劉仁軌、程務挺和裴行儉等人的指揮,都讓他們刮目相看。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互相求助,互相支援,進行大規模的圍剿和殲滅,這也讓他們理解了李恪為何要讓這些投降的將領單獨指揮。
一開始,八位校尉還有些怨言,因為李恪將蘇定方和劉仁軌單獨分配給了他們,但漸漸地,他們就不再反對了。更是佩服李恪的眼光。
蘇定方和劉仁軌是最激動的,李恪讓他們單獨指揮軍隊的時候,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巨大的負擔。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是因為他們都是臣服之人,吳王陛下竟然讓他們單獨指揮軍隊,這是何等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