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開球的時候,唐宋的目光靜靜掃過對麵祥寧豐威的球員。
這場比賽唐宋不想輸,但上半場他的表現卻實在乏善可陳。除了兩個精彩的搶斷外,隻給大家留下了騙犯規和回追豐威十號不成功的印象。就連控球不錯,也大多是來自觀眾對前兩場的回憶。
這其中,有溫良丞戰術安排的原因,也有唐宋自身的原因。別看他中場休息時信心滿滿,其實心裏並沒有多大把握。
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紙麵實力強於此刻的皇家機械廠的球隊,根據他的猜測,祥寧豐威和臨原喬牌比還是有些差距的。但對陣臨原喬牌,對方似乎有意讓他們攻出去,也有意讓唐宋施展自己的能力。所以,如此堅決的前場逼搶,他和球隊還是第一次遇到。
不過,唐宋並不著急,下半場還有四十五分鍾呢,他總會找到贏球辦法的。
此時哨聲響起,下半場正式開始。豐威六號碰球後,唐宋立刻閃身搶上,想要完成搶斷。接球的豐威十七號卻並沒有控球,而是繞身一轉,將球交給後場的豐威十三號。然後十三號長傳已經跑過唐宋和侯永明組成的第一道防線的豐威六號。
三次倒腳,球就到了唐宋身後。
開局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唐宋沒搶到球也談不上失敗。不過,這也讓他在防守上的缺點暴露無遺——隻要他無法近身,搶斷時快準狠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
而從球隊整體防守上來說,他這個上搶的幫助也不大。更合理的方式,其實是他守住豐威十七號向前突進或傳球的區域,等侯永明越過中線貼防豐威十三號時,才出腳。這樣,沒有第一合適傳球點的豐威十七號必定會猶豫一下,唐宋也好發揮他搶斷的能力。
不過,這種也談不上犯錯,隻能說毫無意義。隻是落在別有用心的人眼中,還是會大加嘲諷的。